每期目錄

沒有必要對兩岸關係悲觀|朱駿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兩岸關係迭有起伏轉折,但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已金剛不壞的情況下,縱使天地七旋八轉,吾人不必悲觀。

 

由於國民黨敗選後,一些青壯派對兩岸路線大舉討伐,涉及「九二共識」的適用性,新當選的主席江啟臣屬之,令一些關心兩岸未來走向者持悲觀看法,其實沒有必要。

國民黨必會有新路線

國民黨「一中各表」給了台獨民進黨啟發,「中華民國台灣」及其側翼「台灣主權」就是2.0版的「一中各表」,壯大了民進黨。五年多三大敗,敗在兩岸路線,不容否認,也弄得今天的黨內青壯世代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以「得先重新贏得台灣社會的信任,才能有意義地去談如何拉近兩岸共識」的瞎話敷衍外界。

這種放空兩岸路線的說法,自身就是違反邏輯的產物,只會給國民黨帶來更多鄙夷的訕笑與唾罵,更容易被各方攻擊,黨內「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保守派更會出手修理江啟臣,放空勢必不會持久。如果江因此更向獨靠攏,只是繼續作民進黨的嫁衣裳,領導威信必然掃地,要求新路線的呼聲會越來越大,最終勢必還是會搞出一條反獨新路線,只是目前不見棺材不掉淚。

國民黨今天的困境在於,不敢統與不敢獨同時並存,長期以來黨內既得利益者以媚共的方式乞求利益,以恐共的言語嚇唬人民,已確定失敗,再持續只是悲劇的延長,所以青壯世代要求改變。

另一方面,消極的維持現狀讓國民黨逐步衰弱,為了自以為是的短期政治利益,拿「本土香」祈求上天幫忙,結果倒成了民進黨的超級轎夫,連吃敗仗,損失很大。

由此可見,江啟臣若是企圖與民進黨以「獨」較量,勢必再吃大敗仗。國民黨需要的是一條可以在一段時期之內凌駕統獨、又能統攝兩岸事務、可以批紅打綠的新路線。可嘆的是,國民黨內青壯世代才智不足,搞出這麼一條兩岸新路線,造成不知如何是好的短期困境與僵局。

鑒於國共雙方對「九二共識」的說法不同,這個概念在台灣內部已不具備可操作性,但為重返執政,不能沒有兩岸論述,這個論述不能脫離事實基本面,否則會被修理得更慘,只要站穩事實基本面,就具備強大的反擊力道。這個事實基本面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也只有站穩事實基本面,從此出發延伸,才有可能找到「在一段時期之內凌駕統獨、又能統攝兩岸事務、可以批紅打綠的新路線」。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從「一個中國,事實表述」出發,誠實本份地說好一個中國的故事,國民黨自然會找到獨一無二的戰略制高點與戰術支點,兩岸關係因此不必悲觀。

民進黨是走在死路上

民進黨2020大勝,繼續完全執政,已經放話要以「18歲公民權」為突破口,進行修憲,國民黨大概很難、可能也不敢或不願抵擋,民進黨已預告「五權改三權分立」,會不會進而要求修改「固有之疆域」成為「台澎金馬」,還有待觀察。兩岸關係前景似乎令人悲觀。

然而,2019122日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明示,「美國信守台灣關係法與(美中)三公報,我遵從也支持這點。而且我不會稱台灣為國家。」

美國聯邦眾議院34日通過《台北法案》,「在適當情況下,支持台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當會員,並在其他適當組織中取得觀察員身分。」這也再度確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是事實。

此外,美國「考慮在適當及符合美國利益情況下」,對那些「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削弱台灣安全或繁榮的國家,「考慮」改變美國與這些國家的經濟、安全與外交往來。所以,台灣只是滿足美國利益的工具、棋子或籌碼,作為他人工具、棋子或籌碼者不會有好下場的。《台北法案》的本質不是「對台灣的支持力道」,而是「玩弄的力道」越來越強。

310日,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孟雨荷回答網友「台美建交」提問時表示,「維持現狀給台海兩岸和平繁榮40年,嘗試改變此現狀會威脅穩定,不可諱言,這個情況並不完美,但現在的美台關係是史上最好。」

孟雨荷此話的意思也是,「台灣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存在「台灣主權」,台灣就這樣讓美國玩弄最符合美國的利益,目前是玩弄的順手程度「史上最好」。

由此一連串美方的表態可以清楚看出,美國對大陸動作再多,一直不敢稍動改變「一個中國政策」的念頭。理由很簡單,不動此政策,台灣永遠可以成為美國刺弄大陸,又無需擔責任的工具、棋子或籌碼,台灣成為雙方較勁,美方可控的一隻牽制中方的小手。一旦改動,這隻小手就等於作廢了,美國還要為此跳上第一線自負盈虧,各方的風險與成本會大幅增加到不可控的地步,以美方向來是死別人、不死自己的算盤來看,應不至於做此傻事。

聯合國2758號決議已存在近50年,同時,大陸方面與世界主要國家建交公報都載明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事實來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已是金剛不壞,時日一長,「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台灣主權」的欺騙性以及美國對台灣無情的玩弄,必然會被台灣人民看破手腳,令他們產生很大的挫折感,會往另外一個方向游移。所以,兩岸關係不必悲觀。

大陸宜思考「與時俱進」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一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應無疑義,看不出台灣會有多少人接受,有哪一個政黨敢如此違逆絕大多數民意倡議此道。這也使得大陸設想的「和平統一」因其預期的結果不能被台灣方面接受,而無法和平取得進展,遑論落實。

大陸當局一再強調「與時俱進」,從1980年初期迄今,已將近40個年頭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在對台的技術性操作上曾取得輝煌成果,但近十多年來難以突破,也令台灣內部務實合理的反台獨言論遭池魚之殃,對和平統一當然是很巨大的打擊與傷害。如今是不是應該對「一國兩制」做些反思?

有人或許會說,不要「一國兩制」,難道要「一國一制」?如果要「一國一制」,當然只有武統。「兵者,詭道也」,變數多到難以精準控制與預期,很難以理性討論,真選擇這條路,只能是閃電出兵罷了,多說什麼都是廢話。

要擊垮台灣、拿下台灣應該不難,難的是收拾善後。以香港去年的亂象為參考點,台灣地形的複雜度遠勝香港,在役及退役軍事人員的戰力更遠遠高出香港民眾千萬倍。若再考量到國際制裁,更難說了,不是單純的「不怕鬼,不信邪」就能搞定的。

關鍵在「一中」意涵與盼望

如果念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個可持續的內外和平環境,要和平統一,勢必要政治對話,這對話必須站在事實基本面的基礎上,無所不可談,而且在對話進行的過程中,要讓台灣人民見到可喜的改變,這改變必須是不可逆的。如果看不到這些,舌燦蓮花,說得天花亂墜,都會被判定是欺騙。

這個事實基本面的最關鍵核心是,怎麼都繞不過去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事實。簡單地說,問題在於「一個中國」的意涵。「一個中國」有過去式、現在式與未來式。現在式有爭議,來自於過去迄今的積累。

要解決這個爭議,一方面要談透過去式,讓大家都記取國家發展中的深刻教訓,但光算老賬很難求得善解;是故,另一方面,應該置重點於未來式的內涵,給出具體務實的承諾,而且要讓人看到合理的、可持續的可操作性。只要給人美好的預期與盼望,問題就比較好解決,這需要一個進步的、偉大的政治戰略。如果還是採用教條式的僵固公式,就會令弱勢的一方恐懼於政治對話,遑論進一步的發展。

就台灣內部與國際形勢而言,兩岸關係沒有悲觀的理由,最終如何,還是要看大陸方面的想法與作為了。這應該是可控的,因此,吾人不必悲觀吧。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