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孫中山搭建中越革命情誼|劉碧蓉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撇開千絲萬縷的歷史纏結不說,百年來,從孫中山革命到胡志明共產革命戰爭以至於今,越南都與兩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加之,台灣現有十餘萬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因此,越南應是可開拓交流的新天地。

 

   越南是1986年開始「革新開放」的社會主義國家,原以為這個被中國影響千餘年中南半島大國華僑多、漢化深,用我們的國語也能溝通。未料,踏上越南土地親見,才發現當地百姓操著越南語,滿街都是越南文的招牌、路街牌及法式建築。不過,參訪其歷史古蹟,還是能體會出參雜其間的中華文化韻味。

 

行前安排緊張但成果豐碩

 

為瞭解孫中山與越南革命建國的關係,同時尋訪孫中山在越南和中越邊界的事蹟與遺址,日前國父紀念館首度邀請學者組團赴越南,與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會科學大學合作,召開「孫中山與越南」學術研討會,並拜會胡志明博物館。

2014年,我館與越南學術單位曾有接觸,惟當年越南發生排華暴動,計畫中斷,今年才再度啟動。座談會由胡志明博物館范青梅副館長主持,且派員為團員導覽,讓我們對越南人心裡的胡志明形象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翌日,研討會落幕後,則是去參觀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

 

越南是孫中山革命的據點

 

在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中,越南是策動起義的重要據點。他之所以選在越南推動武裝革命,除了越南與雲南、廣西、廣東相連外,更有一批華僑熱心投入,以及法國殖民總督韜美(Paul Doumer)願意支持孫中山革命。另一方面,越南與中國有著同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命運,不少越南知識分子如潘佩珠、胡志明等和孫中山一樣,胸懷反抗帝國主義的抱負。當初胡志明領導抗法所提出「獨立、自由、幸福」的口號,就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宗旨相近。

這次討論的議題,主要環繞在孫中山在越南的革命事業、越南革命建國與孫中山的關係及越南與台灣、中國的關係等三個主題。台灣學者關注孫中山在越南的革命事業,而越南學者著重在孫中山與越南革命建國的關係,尤其重視孫中山的革命及民權思想對越南組織發展的影響。越南境內有20多座胡志明博物館,各館與本館同屬紀念名人的博物館,此後可藉由孫中山與胡志明相同的理念,架起溝通的橋樑,進行館際間交流,共同弘揚「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

 

重視保存傳統文化

 

歷史上,越南語曾長期受漢字、漢語影響。近代天主教傳入及法國殖民統治,為傳教及方便統治,殖民當局鼓勵發展當地的越南語文,因此,近百年來越南已有自己的語言,即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添加新字母及聲調符號書寫構成而越南文,如胡志明的越文是  H Chí Minh。

儘管如此,當參觀河內的古剎、古廟,如胡志明博物館旁的獨柱寺(一柱廟)、觀音廟、福林寺以及稱為文廟的國子監等,從結構仍可發現其格局、內部神位的擺設,匾額、木雕、門聯或木柱的對聯書法等作品,與台灣的廟宇很相似。特別是文廟,會感受到以前越南知識分子若要為朝廷服務,唯有參加科舉考試,可知其受儒家思想薰陶源遠流長。這些古剎已有千年之久,目前還能完整保留,看得出來,越南政府和人民用心保存傳統文物。

 

是值得交流的新天地

 

此行我們還驅車到170多公里遠的中越邊境鎮南關─在廣西境內現稱友誼關,踏尋孫中山的歷史遺跡。一路上,看到改革開放後的越南,馬路寬敞、現代化的橋梁與建築,以及越南風格的民宅林立。而街道上是密麻魚貫行駛的摩托車和擺上小椅凳,就能經營餐飲生意的商家。越南人好勤快,有向前衝的幹勁。

更難得的是,每到公共場所如餐廳、旅館及機場等地,我們的手機都可以連上網路,可見越南E化程度很高。台灣有十餘萬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可惜我們對越南的風土民情很陌生,但這不正是可極力開拓交流的新天地嗎?


(作者係國父紀念館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