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台灣史前文化與大陸有密切關係|卜一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台灣新課綱改編的高中歷史課本說台灣原住民與大陸史前居民屬於海洋和大陸兩個不同的系統,兩者毫無關係。果然如此嗎?

 

舊石器時代台灣活動遺跡

舊石器時代,台灣海峽形成前,台灣文化是大陸文化的一部分。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台灣的舊石器時代以東南海岸的「長濱文化」、西北部紅土台地的「網形文化」為代表。但也有學者認為,網形文化應歸類於長濱文化類型。見圖。

長濱文化發現於1968年,在台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挖掘出舊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骨器。八仙洞包括大小十多個洞穴,其中的乾元洞、海雷洞、潮音洞,出土了石器和骨器。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和砍斫器。骨器有長尖器、骨針、骨錐、骨鏟等。據研究,長濱文化的居民以洞穴為家,過著狩獵、捕撈和採集生活;經測定,該文化最早距今約1.5萬年。與大陸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比較,證明長濱文化源自中國南方,台灣和大陸的文化交流至少可溯及1.5萬年以前。

1971年在台南左鎮菜寮溪,發現了23萬年前的「左鎮人」的頂骨、額骨、枕骨和牙齒等標本,這是迄今台灣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

新石器時代與大陸交流

以下舉台北盆地和中南部的出土資料,解釋新石器—金屬時代台灣與大陸的文化交流。

一、台北盆地

6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台北盆地中的湖水逐漸退出,邊緣乾涸形成陸地。台灣至今已發現的最早新石器時代文化是6500-45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該文化最先在新北市八里鄉大坌坑被發現,其遺址主要分布在五股—關渡—圓山—芝山岩一線,海拔10-40米的盆地邊緣山麓地帶。當時的人群是沿著盆地邊緣進入盆地,定居於地勢較高的坡地或小丘,依山為生、靠水為田,形成小型聚落。除了漁獵外,可能已經開始種植根莖類作物,有雛形農業。考古學家張光直稱,大坌坑文化為「富裕的食物採集文化」,與閩江口以南到雷州半島附近的大陸東南沿海新石器文化相似。

其後在台北盆地陸續產生汛塘埔文化、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圓山文化土地公山類型和植物園文化。出土文物顯示,稻米耕種、陶器製造等技術均來自大陸,特別是植物園文化的陶器為「方格印紋厚陶」,與大陸東南沿海的「幾何形印紋軟陶」相似,受其影響或由大陸來台移民所引進。

在新北市八里鄉出土的「十三行文化」,說明在1800年前台灣局部地區已進入金屬器時代。考古學家劉益昌認為,十三行文化是植物園文化晚期受到大陸東南沿海地區金屬器製造技術傳入的影響,逐漸轉變而成。

二、中南部的鳳鼻頭文化

鳳鼻頭文化發現於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遺址,分布於大肚山至鵝鑾鼻的台灣西海岸中南部與河谷地區;台中、南投、高雄、屏東,晚期延伸到彰化、苗栗和新北市八里鄉的十三行。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都呈現出鮮明的大陸特徵。

第一期西元前25001500年:以細質紅陶為主要特徵,與大陸較早期的青蓮崗和馬家濱文化紅陶相似。

第二期西元前1500年—西元初年:以素面和刻紋黑陶為主要特徵,與大陸福建曇石山遺址的文物十分相似,還與青浦崧澤、杭縣良渚、海豐菝仔園和殷商時代清江吳城等史前文化有交流。在鳳鼻頭文化陶器上出現的「|+X」等刻紋符號,也廣見於上述大陸各處文化。

第三期西元初年至1617世紀漢文化大量傳入:以印紋和刻劃紋灰黑陶為主要特徵,以方格紋為主。與華東青蓮崗、福建曇石山出土的幾何印紋陶屬同一類型。文物中有許多鐵器,其鑄鐵技術是由大陸傳入。可見台灣平埔族原住民與漢人的交流源遠流長,受漢文化影響深遠。

台灣原住民與南島語族

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發展,在此綜合一些研究報告的要點,以解釋南島語族的台灣原住民與大陸史前時代人群的關係。

澳洲學者 Peter Bellwood 1991年繼語言學家 Isidore Dyen (1963) Robert Blust (1988) 後,在 Scientific America 雜誌發表〈南島語族的擴散與語言〉,認為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發祥地。他推測約在6千年前,南島先民從大陸南方耕種稻米的河姆渡文化及良渚文化移居到台灣,5千年前自台灣擴散到菲律賓,4千年前到印尼,然後再到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約在1200-900年前到達波里尼西亞(Polynesia)的三個頂點:夏威夷、復活節島和紐西蘭。根據近年一些應用DNA的研究發現,台灣原住民的基因有大陸族群的成分,同時也有中南半島、澳洲和太平洋島嶼族群的成分。以此推論,台灣原住民可能來自大陸和海洋兩個方面。這也印證了上文史前時代出土文物的結論。

台灣新課綱聲稱台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系,與太平洋諸島史前居民有交流互動,而與大陸史前居民不相往來。此乃斷章取義,犯了隔欄杆錯,把斑馬看成白馬、黑馬的荒謬!

 

 (作者係旅美文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