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兩岸關係的角度而言,積極思考、探索兩岸和平發展的模式和途徑,攜手合作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至為重要的契機,也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尤其當大陸領導人對屈原的愛國精神備加推崇,台灣又存有紀念屈原愛國精神的中華傳統文化,兩岸可以透過這樣的共同性,建構共同推進民族復興大業的橋樑。
屈原的愛國精神與情操具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道德精髓,且具有現代價值和可以傳承的理念,值得所有中華民族的兒女向其學習。
屈原的三項愛國精神特質
屈原的愛國精神與情操,可從「仁心」、「毅力」與「執著」三個面向來理解,屈原仁民愛物的襟懷、堅定不移的精神、清正高潔的人格魅力,正可作為歷代讀書人的典範。
一、仁心:愛國為民的憂患意識
屈原在《離騷》中說:「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長聲歎息與淚流滿面,不是為了一己的命運,而是在為人民生活的艱難而哀歎。他這種為民生艱困而憂心的情懷,正與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和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憂家國、情牽百姓的胸懷不謀而合。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說:「從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廣下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憧憬,再到孫中山『家給人足,四海之內無一夫不獲其所』的夙願,都反映了中華民族對擺脫貧困、豐衣足食的深深渴望。」能把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作最重要的事去力行實踐,這是具有仁心與擔當的知識分子該做的事。
二、毅力: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
屈原《離騷》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表達了他積極求進、趁天未全黑時探路前行的心態。縱使前方的道路狹窄漫長而又遙遠,但是屈原已經立下志向,要尋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不遺餘力地去探尋心中的真理。這樣的毅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充滿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仁人志士,不斷為真理正義而索求不懈怠。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娓娓道出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號召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考試仍在繼續,只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場考試終將會成就歷史性的最佳答案。
三、執著:榮辱分明的道德情操
最能表現屈原對家國理想的追尋和義無反顧的精神,莫過於在《離騷》中所表達的:「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願意為國家富強的理想全力以赴,就算是面對九死一生,也絲毫不懊悔、不退縮,體現出對於追求美好理想,執著而堅定的精神。
2018年5月28日,習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49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14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時提到:「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但我們必須有『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自主創新會面臨許多艱困的歷程,除了增強能力之外,更要堅定信心,矢志不移,才能達成美好的願景。
兩岸共建民族復興大業
兩岸人民應該「求同存異」地走到一起,並進而逐漸走向「聚同化異」,就可在兩岸之間建構同質性的認知。如何推動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發展,全面振興中華,兩岸同胞及海內外中華兒女理應共擔民族大義、責無旁貸。兩岸同文同種,可以從彼此的文化共性中,一起發揚精髓,為兩岸共建民族復興。
從兩岸關係來看,中華文化可以為大陸與台灣強化信任、互惠、合作的社會資本,提供同質性的認知平台。因為大陸文化是在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持續發展,台灣文化則是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開拓發展;這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中華文化發展契機,在文學、歷史、藝術、道德思想、民間習俗等諸多層面都可見到。
強調文化共同淵源雖有助於同質性,可是其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亦即同質性可強化文化淵源的認知,但文化淵源卻不見得能造就彼此的同質性認同。因此,想要從文化角度建構同質性,就必須找出雙方同質性的文化基礎,在此基礎上建構雙方認同的交集,進而增加互相視為同類的歸屬感。
兩岸都亟欲改善人民的生活,肯定公民的價值,具有「以民為本」的同質性。在此基礎上,兩岸有為有守、具有責任擔當的知識分子們,應該學習屈原愛國為民的憂患意識、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榮辱分明的道德情操,以仁心、毅力與執著,朝著正確的道路攜手同心前行。秉持著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與自信心,加以鞏固信任、互惠、合作的特質,也就是有效落實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則實踐兩岸人民共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願景,將指日可待。
(作者係天津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