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池上應善用歷史文化發展觀光|張健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近年,池上的「金城武樹」成為池上號召國內外觀光客的主要訴求,這和15年前筆者所認識的池上,有很大的落差。此次舊地重遊,重新拾尋當地的歷史文化,希望能給當地發展觀光時做參考。

 

筆者最近重回睽違15年的池上,發現火車站改成木造車站,月台上則少了便當店員工么喝叫賣池上便當的聲音。唯一沒變的是,車站前的鐵路員工宿舍裡面,「池上便當」之發祥地─池上第一口古井,以及古井旁一株被雀榕寄生死亡的苦練樹,依然長得枝葉茂盛。

藝術家林懷民、蔣勳曾為了逃離都市壓力,數次造訪此地,甚至長期進駐。但在數年前,原本是地主在40餘年前種下要讓牛隻乘涼的茄冬樹,卻因影星金城武在此拍攝廣告而爆紅,吸引外地人一窩蜂來此拍照打卡。剛插過秧的秧田被遊客踩得一塌糊塗;且每次到田裡就要撿一堆遊客留下的垃圾,讓農民欲哭無淚。

 

清代的開山撫番

 

池上火車站前的鐵花路路名是紀念胡適之父胡傳的字號。胡傳所撰《台東州採訪冊》,是第一本官方對台東風俗民情做有系統且詳細記載的文獻,也是了解清代池上發展的入門之作。1892年胡傳巡視後山防務時,留下池上的「新開園」有「鎮海後軍前營親兵、前、左三哨駐此。」等語。新開園成為當時花東之間的名庄和駐軍有關。

因池上位於花東縱谷內部,相對台東平原、東海岸、太麻里地區,屬邊陲地帶。故入墾難度高,移民富冒險性。清代道光、咸豐期間(1820-1851),平埔族依次第由屏東,高雄漸次移墾池上地區,開田鑿圳,選擇池上地勢較高的階地新開園(今為錦園村)、萬安、大陂建立聚落。

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改變後山的認知和作法,多次駐紮清軍,目的是保護入墾移民,防止對岸中央山脈布農族刈首的侵害,兼具協助提供土地與提供來往商人和公務員吃住等功能。今池上鄉萬安村為當時的清軍營區遺址之一,故該村的萬善祠,收容了住民拓墾時所發現無主死亡清軍遺骸。靈位前列有清軍正營長陳協台和副營長羅師爺的名字,聯為「萬靈共賦逍遙地,萬魄同皈結淨緣。」

1874年,漢人開始入墾新開園,並和當地原住民合力引新武呂溪溪水,始於新開園,尾輸於大陂池,合力開鑿池上第一條水圳─大陂圳(亦稱新開園圳),成為清代台東縣境內的主要穀倉。三年後,設在廣東汕頭的招墾局招募到潮州墾民入墾,以數十人為一團,被安插在新開園等庄,結果發現來者「半系遊手好閒之徒,不能力耕」。1888年發生由客家人主導的大庄事件(大庄為今花蓮富里)。所以,胡傳所見到的新開園、大陂等地居民皆為平埔族。

 

日本設置池上移民村

 

18961月日軍已控制台灣北、中、南部,遂轉進台東。此時僅剩駐守新開園的副統領劉德杓率領200多人準備堅守。67日日軍入侵,池上成為東部最後的淪陷地。1911年東部地方開始仿效日本本土村落之名,原因是日本在此設置大量的日本移民村。1909年新開園地區2,370餘公頃的池上原野被劃為移民適地,因位於大陂池之上,遂以「池上」命名。

1920年因池上舊有圳道設施簡陋,新武呂溪常有洪害,因而圳頭毀壞,圳路淤積時有所見。為了灌溉池上地區廣大的農田,當局乃改在新武呂溪更上游取水,經池上村並以浮圳方式至新開園圍成一大片水田。此時,台東的鐵道也由關山穿越池上原野中央到達花蓮的玉里。池上車站附近的聚落漸漸興起,從此取代新開園,成為池上人文輻輳的中心。池上便當的原始創辦人也從台北三重埔移民到此。但在1923年,日軍強將電流鐵條網警備線,沿著池上西部的半山腰修築,有效隔離布農族的勢力進入。後因池上圳道經常毀壞,無法種水稻,糧食不能自給自足;日本製糖會社又強迫種植甘蔗,致使池上村移民陸續離開。

 

光復後出現移民潮

 

光復後,在池上新開園、大坡(大陂)擁有15甲廟產的台東天后宮,響應土地改革,把土地放領給佃農。此時出現新竹、苗栗客籍人士移民潮;加上政府為了安置軍隊,派去開墾池上原野的退役士兵,以及因八七水災而湧入的中南部移民,為池上的開發注入一股新興的生機與動力。

隨著池上的發展,甘蔗原料也日益增加。而台東馬蘭、花蓮光復二廠甘蔗壓榨能力均達飽和,為了降低製糖成本,提高產糖率,有在花東兩廠之間另外設置糖廠的必要。經過池上父老的努力,池上糖漿場於198012月中旬完成,對提升當地經濟起了一定的貢獻。1986年糖漿廠關閉後廣植牧草飼養肉牛,19931月正式成立池上牧野休閒中心,經營型態朝休閒觀光方向進行。

由上可見,池上不只是米的故鄉,糖業文化也很豐富。多樣的移民族群造就了當地說不完的精采故事,外地人應尊重這裡的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而池上當局也應將當地的歷史文化,作為吸引觀光客的主要賣點。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