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台灣南北差距的成因和化解之道|馮國豪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台灣近年來一直存在著「藍天綠地」的政治生態,但其實20多年前南部地區曾一度被視為國民黨的「鐵票區」,但由於政治系統上,農會與水利會系統勢力日漸式微,而經濟上南北差距卻又不斷擴大,民進黨從黨外時期到1986年建黨以後,鼓動「台獨意識」、大打「族群牌」,造成藍綠壁壘分明,政治版圖遂逐漸「豬羊變色」,國民黨即使贏得總統大選,但在南部縣市長和民意代表選舉部分仍節節敗退。

台灣及離島總體面積三萬餘平方公里;然而半個世紀以來,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現象日顯,且逐漸成為一棘手的公共問題。同時由於台灣南北差距也造成民眾對兩岸關係看法的歧異,這樣的歧異也影響了兩岸關係的發展,造成南部民眾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不信任。兩岸關係不可能也不應該永遠存在南北不平衡狀態,因此如何縮小台灣南北差距,也是改善兩岸關係的重要一環。

 

南北差異之政治背景

台灣南北問題的政治面因素,雖遠可溯自清末、日據時期,政治中心逐漸由南往北移,至最終定都於台北,但真正決定當代台灣區域差異的關鍵政治因素,肇因於國府遷台至冷戰時期的地理戰略佈局。

為因應冷戰之戰略需求,在中美共同防禦的前提下,台灣各地與離島被賦予不同的角色。台北作為美軍顧問團駐紮地,是統整全台情資、物資與金流的中心;台中是主要空軍基地,兼任美國官兵在東南亞的臨時休憩中心;台南為美軍主要核彈存放區與戰爭所需工業技術育成中心;高雄則是重要物資轉運商港、軍港與重工業基地。此戰略需求下的區域角色分配,成了今日台灣各個不同城市與地區的發展原型。

 

南北差異之經濟因素

1970年代台灣確定將以代工、貿易為主的經濟發展路線後,1980年代政府就開始強力輔導電子代工產業,並決以新竹作為核心生產基地,政府各部門傾力扶持,在基礎建設、設廠、稅收等方面提供優惠。在城市建設方面,台北也進入大幅改造期,新建捷運、快速道路、聯外道路等。北台灣的建設成為1980年代台灣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而北台灣與台灣其他地區之間的差距,也就在此時期快速成形。

以下以五都人口變化、產業結構與平均所得等三方面,來觀察南北差距。

台南縣市與高雄縣市合併後,2012年台北市每平方公里人口高達9,753人,而台南市僅856人,高雄市也只有941人,顯示北部人口密度高度集中,這表示北部較容易發展商業或服務業,而南部土地面積較大適合耕種。

以2012年五都農林漁牧產值來看,台南市為512.75億,是新北市55.7億的9倍多,但台北市的營利事業銷售額為1.22兆,卻是台南市營利事業銷售額0.24兆的5倍多,顯示北部商業活動遠超過南部地區,而南部以農業活動為主,南北經濟活動有顯著不同。

若以代表商業活動實績的營業稅,以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繳納數額來看,2012年台北市的營業稅額高達1300多億元,占全國營業稅總收入的58%;第二大城高雄市的營業稅為102億元,只占全國營業稅約5%,明顯可知南北兩大城市的商業活動熱絡情形落差很大。在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發生後這種現象更為明顯,政府為提振經濟活動,投入更多的資金在商業活動與稅賦減免,這些都更有利於商業活動的發展,相對而言,農林漁牧相關活動被逐步邊緣化,這也反映在五都的平均所得上。

從下表中可以發現,2008年與2011年五都家庭可支配所得都有略為衰退現象,但台北衰退幅度明顯較低 (2010年還上升),而台南市與高雄市卻逐步衰退。一般民眾普遍認為,這與國民黨在2008年重新執政,較重視工商業發展有關。由於南北產業結構的差異,自然反應在所得差距上,也造成南北差距日益惡化。

 

對話可化解隔閡

台灣的區域差異固然有來自政經政策及歷史成因,不過,社會對區域的詮釋,也影響著人們對於各地區的理解及印象。更有甚者,人的認知與態度常是加深區域鴻溝、形成區域發展不均的原因或結果。「從台北看天下」已根深蒂固:一種由上而下的視角,形成台灣社會中無形卻明顯可感的社會文化衝突來源。例如,中部地區被視為台北人可接受的周休文化娛樂區,濁水溪以南被視為民智未開的草莽之地,東部地區被視為台灣最後一個永續發展的希望。無論傳媒或政府,諸多以台北為本位的公共論述,顯示他們對台灣其他地區缺乏深層的認識與了解。

台灣社會對於區域差異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話語脈絡;一是現代主義式地描繪南北差異;二是帶有濃厚後現代色彩地重構南北差異。

前者按照現代化的標準與思維區別南北。北與南被詮釋出許多象徵意義:社會關係的差別─北部人冷漠,南部人熱情;經濟能力的差別─北部資源多,南部落後貧乏;文明精緻程度的差別─北部國際化、夠文明;南部草根本土。這種粗略的二分法、片段零星的觀察,卻深入人心,進而成為泛泛用以詮釋南北的認知基礎。

近年來,一種以後現代主義式觀察區域差異的視角逐漸在南部浮現,試圖重新認識南北角色、建構一個不同的北與南。簡言之,在「活出自我」、「創造唯一」的思考之下,南部可以重新被看見;南部可以不是粗鄙,而是推出電音三太子的新台客文化發源地;南部可以不用是草根,而是樂活;南部可以不用重拾北部生產的角色,可以拒絕石化廠、重工業區再進入。「轉型」成了南部的新出路,對比的是那個僵固在舊文化中的北部。

不論用哪一種解析方法,南北溝通對話,都有助於減少南北的落差與隔閡。

 

減少差距可改善兩岸關係

台灣的南北區域問題,大抵在上述政經因素交互、來回作用的影響下而越見複雜。北部民眾認為大陸人來台投資,有利於台灣工商業經濟活動的活絡;但南部民眾則認為兩岸開放帶來大陸農產品入台取代了台灣本地農產品的地位,而大陸勞工來台也會造成台灣勞工失業問題惡化,因此在2012年大選期間,就提出「查某找無ㄤ,查埔找無工」的說法。

要化解南部地區民眾對兩岸關係的質疑,就要從縮小南北結構性差異做起,筆者認為必須建立在以下三大基礎前提上:

一、在既有結構角色與轉型之間取得適度的平衡;以逐漸調整結構環境,並尋得該區域未來新的立基點。政府必須在南部地區尋找新的產業(例如文創產業),推動新的產業結構,重新獲得南部民眾的認同。

二、兼顧政治、社會、經濟等各面向因素;穩定的權力環境、透明的公共決策、可溝通的社會氣氛,得以讓結構性問題有足夠的解決時間。除經濟面外,政治與社會面也要更積極透明化,例如財政收支劃分法等。

三、長期、持續投入弱勢地區。由政府擘畫、帶領、協助、輔導弱勢地區的產業再造,協助他們逐漸與市場再度接軌。

南台灣的經濟弱勢,顯示台灣過去賴以運作的經濟成長模式有其瓶頸。數十年來,台灣靠著低價大量製造、高效率生產、快速運輸、出口貿易帶動經濟;而今一方面已不敵全球化生產移動的挑戰;另一方面勞工薪資及就業品質均難以提升。

舊有的經濟模式雖有其不可磨滅的重要性,但從結構重整的角度思考之,嘗試加入新的經濟模式是有必要的。唯有縮短南北經濟上的差距,才能減少南北衝突,同時也有助於逐步改善兩岸關係。

 

(作者係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