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美國首次召開美非峰會|高雄柏 在 Facebook 上分享!


  8月4日到6日,美國邀請了非洲54國中的50國,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與非洲國家峰會。未受邀的四國是中非、蘇丹、厄立特里亞、辛巴威。受邀的50國,都有國家元首或政府代表赴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召開美國與非洲峰會,也是一個大量展示美國偽善、詭詐和酸葡萄心態的聚會。
在直接談論前述峰會之前,必須大致說說非洲在二戰之後的主要格局。二戰之後,美國乘機拆毀英、法等西歐國家在非洲的殖民帝國,但是那些前殖民宗主國在各自前殖民地的政治、經濟、軍事、心理等範疇,仍有深入的影響力。西方國家往昔在非洲以種族主義為精神底蘊的殖民體制,在二戰後演變出新形態的殖民體制。表面上獨立的非洲國家若有重要天然資源,則該等資源的權利多半在前殖民宗主國手裡。冷戰時期,美、蘇曾在非洲爭奪影響力,但是非洲並非關鍵地區,美國沒有在非洲下很大的力氣。蘇聯解體後,美國基本忽略非洲。即使在盧旺達等地發生種族大屠殺的時候,長年高喊人權口號的美國也未進行可觀的救援、沒有認真阻止屠殺。
美國2003年以虛構的藉口發動侵略伊拉克之後,對非洲的興趣主要是建立軍事基地,以及在北非進行顛覆利比亞的格達費政權。美國2012年的對外投資中,只有1%在非洲。美國2013年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進口總額393億美元,僅占美國全部進口額的1.7%。同年,美國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口商品與服務總額240億美元,僅占美國全部出口額的1.5%。
在這個破天荒的美國與非洲峰會期間,美國總統歐巴馬酸溜溜地抨擊中國大陸只對非洲的資源有興趣。美國的金融殺手索羅斯甚至宣稱,中國大陸今後在非洲獲取資源,必須遵守西方主導的監管,否則就是「掠奪」。歐巴馬另外對歐洲發出呼籲,希望歐洲和美國一起遏制中國大陸。在經濟方面,美國官方和企業界總計承諾投資與融資330億美元,在非洲發展清潔能源、航空、建築與銀行等。另外,還有未來五年私人投資10億美元在非洲發展小型電力設施。8月6日,峰會宣佈美國與加納、塞內加爾、坦桑尼亞、盧旺達等國成立快速反應部隊。
美國近幾年已經多次抨擊中國大陸對非洲投資「沒有原則」。所謂的「沒有原則」是怎麼回事?
美國長期以來的「原則」之一是把經濟與政治掛鉤。例如,在談判貿易協定的時候,美國時常指責對方國內的政治情況,並提出政治要求,否則經貿免談,或者經貿必須大幅度對美國讓利。美國偽善地宣稱這樣做是因為美國「有(崇高的)原則」。事實上,美國只是假借動聽的口號來掩飾美國利用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來壓迫對方接受美國的政治滲透,甚至某種程度的操控或者撥弄對方的內政與外交。說白了就是「政治必須聽美國的,才有發展經濟的機會」。越是經濟發展落後的地方,如果不屈服於美國的霸權,就越沒有財力投資於教育和基礎建設,於是經濟發展更艱難。這樣惡性循環的悲慘展望,讓美國的訛詐更容易得逞。
中國大陸不怎麼過問非洲國家的內政情況,但一直專心在非洲修路、造橋、建造水庫和發電廠等。中國大陸很多方面的技術不是最先進,但是對某些非洲國家而言,那些技術已經夠用。這使得某些非洲國家改善了內部發展經濟的條件,也獲得較高的自主發展能力,進而削弱了美國霸權規則的有效性。當非洲國家有了更好的基礎建設時,美國就更難封堵他們自主性地發展經濟,也才有機會掙脫自西方殖民帝國時代以來,被西方設定的不利於非洲的遊戲規則。
合理推斷,美國目前不擔心其霸權被直接正面挑戰擊敗,何況中華傳統的戰略文化缺乏西方的蠻橫性,可是,美國擔心其霸權施展的空間不斷縮小而最終消失。換言之,中國傳統王道政治「人立己立」的崇高寬容、和諧、平等的原則,提供了非洲國家不同的選項,盡可能繞開美國所推行的「損人利美」政策。
美國極為嫉恨中國大陸在非洲進行建設時,不干預非洲國家的政治。既然中國大陸立了榜樣,美國也不方便明目張膽假借「普世價值」,在非洲進行政治介入與操控。但是,要美國不介入、不動手操控外國,是絕不可能的。所以,美國利用攪亂北非之後留下的禍害為藉口來組織快連反應部隊,這樣美國就隨時可以在某些非洲國家發動政變。簡言之,美國不能實施政治滲透的陰謀,那就實施軍事介入的陽謀。
作者之前曾在本刊提到,美國會將俄國願意對中國大陸提供資源一事,視為對美國的戰略威脅。現在可以確定,美國的應對策略之一,就是設法減少中國大陸從非洲取得資源。此外,美國希望拉著歐洲國家結夥加強對抗俄國。但是德、法、義等國對於俄國的能源依賴頗大,而且它們在俄國市場的份額也不小。美國此時把手伸進非洲,其用意是加強控制非洲資源與市場,來替代俄國的資源與市場,以團結歐洲國家對抗俄國。美國之所以大量投資非洲的清潔能源,其用意是減少非洲本地的石油消費,將節約的石油出口到西歐。美國在1960和1970年代曾經支援伊朗發展核能發電,目的就是讓伊朗少用石油發電,多出口石油到美國。
為了維持美國支配世界,美國正在主導進行全球冷戰和小規模熱戰,而且布局較大規模的熱戰。
 
 

(作者係戰略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