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政府「親美遠中」政策下,台灣開放萊豬,民眾因憂心健康問題再加上預期心理,導致國產豬價格及豬肉便當上揚,而原本期待的台美貿易談判,卻因美貿易代表署(USTR)歸因於台灣對美的貿易順差擴大,而被澆了冷水。
蔡政府「親美遠中」,讓川普政府視台灣為嘴邊肉;2020年8月中,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率團訪台,蔡政府認為是「台美斷交41年來,關係最好的一刻」。8月底,蔡英文逕自宣布2021年元旦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其所據理由是,時空背景不同,目前台美關係史上最好,開放有利於「台美雙邊貿易協議」(BTA)或「自由貿易協議」(FTA)談判。
不過,《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Robert Lighthize)說,任內談判時間不夠、美台尚未解決貿易爭端都是障礙。賴海哲的告白意謂開放萊豬也「喚」不回台美貿易談判。
開放美豬TIFA卻未復談
就台美經貿關係而論,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係於1994年9月簽署,主要為台美雙方推動貿易、投資與商業合作關係平台,同時也是雙方解決經貿問題的諮商管道。TIFA合作議題包含推動洽簽FTA、台美雙邊投資協定、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藥品議題及智慧財產權議題等五大項。
台美TIFA前後共召開10次會議,輪流在台北及華府舉行;但自2016年10月召開第10次會議後,即中止會談至今。2008年至2012年間未舉行會議,即因美牛問題談不攏。長期以來,我方希望利用透過洽簽雙邊投資協定、電子商務合作協定,再逐步推動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美方也希望在蔡英文第二任內解決美豬、美牛進口問題,取得進展,但始終未能如願。
尤其,美國貿易代表署因不滿美豬、美牛卡關,暫不考慮和台灣簽署FTA。但台灣現已開放美豬、牛進口,美國貿易代表署卻不認帳。有論者認為,其背後理由可能係為了保護美中貿易協議;另一個原因是按美方統計,2020年前11個月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達269億美元,可能還會要求台灣多開放美國產品進口。
台被列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美國為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大陸。按國貿局統計,2004年至2019年間,台灣在美國貿易夥伴排名落在8至12名間,2004、2005年時曾位居第8,2008年退至12名。如表所列,台灣在2019年為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貿易金額811億美元,占台灣整體貿易金額比重達14%。對美貿易順差(出超)由2018年的63.9億美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的114億美元、年增率高達78%,創下近10年最大增速與最高的順差金額。2020年前10月累積的貿易順差達146.1億美元,已超越2019年全年額度。
其實,台灣於2019年至2020年對美貿易順差擴大的原因,大部分應來自於美中貿易戰後導致貿易移轉,加上供應鏈調整及台商回流,直接對美出口增加所致。由於台灣幾乎年年對美國存在鉅額貿易順差,為恐遭到美國貿易報復,政府還得年年組團赴美採購,除了在美方要求下持續開放市場外,蔡政府還得開放萊豬進口,甚至被美國財政部盯上,認為央行有操縱匯率之疑。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標準,只要符合下列3項要件的2項,就會被列入外匯操縱國「觀察名單」,第1項是貿易夥伴國對美國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第2項標準是貿易夥伴國擁有鉅額經常帳順差,且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超過3%、第3項是貿易夥伴國持續性單向干預匯率,且買入外匯金額超過GDP比重2%。
美國財政部曾在1988年將台灣認定為匯率操縱國,2016年4月、10月及2017年4月,則被列入觀察名單。不過,台灣自2017年下半年被移出觀察名單後,一直未再被列入。但2020年底,美國財政部所公布的匯率報告,把越南和瑞士列為匯率操縱國,而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德國、義大利、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則被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然而,新台幣近年來升升不息,從2020年初的30元逐步走高,直至年底已直逼28元關卡,不僅打破29元的「楊金龍防線」,更一舉突破28.5元的前總裁「彭淮南防線」。
據央行統計,2020年新台幣匯率收在28.508元,累計升值1.598元,年升幅5.61% ,創下3年來新高。2021年初新台幣更是氣勢如虹,1月5日盤中最高升至27.975元,破28元關卡,創下1997年7月29日以來的新高紀錄。
持平而論,新台幣升值與美國聯準會(Fed)採取量化寬鬆政策,美元貶值有極大的關係。自2020年3月中以來,美元指數已貶值逾10%;12月中又因財政及貿易赤字相當於GDP的18%,美元指數跌破90元關卡,2021年1月5日更來到89.44的近2年半低點。
聯準會已多次重申,將維持低利率政策到2022年,這意味弱勢美元將會持續下去,再加上美國未來半年財政與貨幣政策仍會高度寬鬆,美元資金過剩將會繼續壓迫新台幣升值。台灣被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後,央行也不敢進場干預匯率,深怕被美財政部列為「匯率操縱國」。
國產豬價格上揚傷荷包
另一方面,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自今年元旦起開放進口,不久即傳出有燒臘便當店公告,因使用國產豬肉,為反映成本而漲價,引發大眾撻伐。豬肉的替代品,即國產雞肉、牛肉及羊肉的銷量齊揚,價格也跟著上漲,羊肉價格並創下20年來新高點,是否因萊豬效應所致,引發不少疑慮。
由於大眾對萊豬的恐懼和排斥心理,對各國的進口豬都存有戒心,進而一窩蜂追捧國產豬肉;在國產豬肉供給不變下,因廠商為取得國產豬加大訂購,結果造成國產豬肉價格上揚的局面;加上末端的餐飲及小吃店「趁勢漲價」,連同豬肉便當跟著漲價,民眾的荷包自然會縮水。
蔡政府「親美遠中」,美國在政治上略釋善意,就以軍售及開放美豬、美牛為要脅,台美貿易談判卻無下文,無異於賠了夫人又折兵。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