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張亞中現象及其兩岸主張|柳金財 在 Facebook 上分享!

 

此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張亞中雖以24,532票落敗於朱立倫,但其兩岸路線旗幟鮮明,在四位候選人中,從理論、政策及論述體系來看可謂最為完整,且最具兩岸統合意涵。

張亞中此次以政治素人身分參選,卻能創造他個人的社會能見度、激起社會廣泛討論兩岸議題,確實構成了「張亞中現象」,猶如2018年地方大選及2020年總統大選時,所爆發出的「韓國瑜旋風」、「韓流」,衝擊了國民黨百年老店的組織結構及政治文化,激勵黨員追求理想、願景的熱情,可謂雖敗猶榮。未來國民黨要想在大選取得勝利,產生「選票極大化」的效果,自然不可小覬這次的「張亞中現象」。

張亞中強調參選黨主席的目的,在於「救黨、救國、救兩岸」。在兩岸路線上,他提出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創造兩岸和平。他並且指出,目前民進黨操弄台獨路線,導致國民黨兩岸路線一再被邊緣化,因此主張和大陸簽署「兩岸和平備忘錄」,以「天王+團結+和平備忘錄」作為國民黨2024年大選的勝選方程式。同時,他主張以「三民主義、天下為公」治理台灣,藉由「和平備忘錄」將兩岸連結在一起,形成所謂「一中三憲」。其兩岸論述及路線比「一中各表」先進,但也因此被標籤化為「紅統」、「急統」。

不過,張亞中認為,在馬英九主政時期,兩岸已簽訂了23項協議,大陸當局等同「默認」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事實,簽署「和平備忘錄」只不過是把「默認」轉化成「公開接受」;兩岸共同主張「分治不分裂」,只要大陸同意兩岸目前是分治,台灣則可允諾不走上分裂之路。基本上,「兩岸和平備忘錄」係屬政治性文件,此為國民黨與大陸為創造和平的意向書,但不涉及任何公權力。只有當國民黨執政,具有公權力的授權及得到人民的同意,並且符合相關法定程序後,兩岸才會正式簽署和平協議。

其實,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洪秀柱及吳敦義,以及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等,皆曾倡議過和平協議,也強調要在國會同意及人民支持下為之。這議題雖曾遭民進黨批評是「統一投降政策」,但面對現今瀕臨戰爭邊緣的兩岸關係,終止兩岸敵對狀態及建立信任機制,顯然更有其必要性。

而且,從政策倡議角度來看,國民黨從主張兩黨簽署「兩岸和平備忘錄」,到兩岸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可以鼓勵公民理性對此議題廣泛討論;同時也是與民進黨區隔兩岸路線的「重要分水嶺」。國民黨新任主席朱立倫若能與其他候選人團隊合作,共同喚起黨魂及國魂,提振黨員士氣及增進國民黨政黨認同度,從而解決兩岸危機,創造兩岸和平,即能恢復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的優勢,可望重返執政。

 

(作者係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