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由中興事件看大陸半導體的發展及對台影響|李沃牆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今年4月中旬,美國商務部祭出禁止美國企業對中興通訊出售零組件7年的重罰,無疑是想遏止中國半導體的崛起。但此事件反而加速了中國全力發展半導體的決心,對台半導體將構成威脅。

 

 

藉中興事件打擊陸半導體

 

          大陸第二大通訊廠中興因涉及向伊朗及北韓出售通訊設備產品,而遭到美國處罰。

中興主要營運業務包括基站、光通信及手機三部分;其電信設備將近30%零組件仰賴美國供應,美國下禁令不僅對中興打擊甚鉅,甚至還影響中國5G網路的發展。此事件無疑是川普繼一連串關稅措施後,再一次對中國展開貿易強勢攻擊。睽諸川普動機,不外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及中國高科技產品下重手,防堵中國半導體科技崛起。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中興事件可能加速大陸「紅色供應鏈」的發展。習近平到三峽考察時就強調:「要靠自己的努力,必須把『大國重器(芯片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要通過自力更生,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倒逼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中國全力扶植半導體產業

 

中國國務院於2000年6月即頒布「鼓勵軟體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顯示中共決策階層積極發展半導體的強烈企圖心。同年,世大積體電路張汝京帶著150人團隊到上海成立中芯國際;之後,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全力打造半導體生產基地。但長久以來,高階晶片技術一直無法突破,仍需仰賴美國進口;而在中國巨大的整機製造需求和國內高速增長的消費需求下,晶片進口已超越石油,成為中國最大宗進口品。

2016年中國半導體消費額1,075億美元,全球占比達到32%,超過美國、歐洲、日本,儼然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消費區域市場。此外,其IC設計發展快速,產值已占全球一成。有鑑於此,中國大陸自2014年9月由官方注資1,390億(人民幣,以下同),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又稱大基金),在政府全力扶持下,中國大陸自製的集成電路產量明顯增長,2017年成長率達18.7%。

2018年3月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論及,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要「推動積體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特別將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放在首位,實已凸顯中國政府對於半導體業的扶植力道非但未減弱,反而增強。

中興事件後,中國擬將成立一個3,000億的新基金,用於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生產和技術、強化自主研發晶片政策,大幅降低晶片廠商的稅率。預計以10年兆元的規模推動包括半導體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核心機器設備及材料等關鍵次產業的發展。不僅急欲擺脫美國的控制,加快縮短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也想擠進全球半導體強國之列。

 

台灣半導體埋隱憂

 

台廠因擔任代工及供應鏈角色,勢必因美封殺中興、華為而受到牽連。如代工廠的鴻海、半導體中的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及京元電、聯亞光電;還有大立光、矽品、仁寶、英業達等供應鏈大廠均難以迴避。

在美對中興發出管制後,國貿局一開始要求國內IC設計大廠聯發科停售晶片給中興,後改以戰略性高科技貨品須申請輸出許可證。聯發科輸出的晶片並非特別高端的戰略性產品,若遭停止出售,業績將受影響。也有輿論質疑,美國對中興採取禁令,迫使蔡政府對聯發科同步施行禁令,是否有意討好川普政府?

不可諱言,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僅帶領台灣轉型發展高科技產業,也締造台灣經濟繁榮,在全球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台灣半導體從上游的IC設計、中游的晶圓代工,到下游的封裝測試,可說是有完整的供應鏈。據IEK預估,台灣半導體產值在2017年達2.4兆台幣,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及韓國(如附表),大陸屈居第六。台灣半導體在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等新興應用的加持下,預計在2025年時,產值將達到4兆元新台幣的里程碑;其中,台灣又以晶圓代工業的市占率最高,全球第一。

有人揄地指稱,半導體產業讓台灣足足吃了30年。但面對大陸半導體快速崛起及南韓等強敵環伺下,台灣半導體尚能有幾年光景?中國大陸自2015年以來即展開對美國半導體的購併,如紫光集團在去年曾進行事業整併,來台高薪挖角半導體人才,台灣的華亞科有近百名工程師,跳槽至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及合肥長鑫。此外,根據大陸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推薦綱要》,大陸總共需要70萬人投入該產業,但目前的從業人員僅30萬人左右。足見,市場的需求仍相當大;未來仍會投入大筆資金,展開全球購併及挖角。

平心而論,中國半導體產業雖一年半載難超越台灣,但2017年中國半導體全球比重已上升至三成左右,對台灣構成威脅。有專家說,台灣半導體尚有三至五年光景;中美貿易摩擦隨著中興事件而延燒,卻也提醒台灣,半導體產業一旦失去優勢,台灣關鍵產業將岌岌可危,能不慎思乎?

5月13日川普有意解救中興,後又傳出中興高層會改組,並同意繳交罰款,以交換美國解除禁令。未來會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