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國民兩黨都應改變思維才能走出困境|紀欣 在 Facebook 上分享!

5月20日,就職兩周年,民調滿意度低於五成的蔡英文,沒開記者會,只在網路直播重申「維持現狀」。不過,22日,她在接見美國國會訪問團及北美台灣同鄉會訪團時,高調細數有100多位美國聯邦參眾議員致函,15友邦提案,要求讓台灣參與WHA,她還強調將「致力於提升台美關係」,也重話批評大陸「魯莽」。

24日晚,在吳釗燮宣布與布吉納法索斷交後,蔡英文立即親自召開記者會,強調「中國這些去我國主權化的蠻橫作為,已經挑戰台灣社會的底線,我們不會再忍讓」,還強調與美國等理念相近的國家,在經濟與安全層面上,將有更多實質關係進展。

明眼人一看即知,這一連串事件環環相扣,絕非偶然,尤其在20多天內連續丟掉兩個邦交國,非比尋常。也因此可以預估,蔡政府若不痛定思痛,勇於調整兩岸政策,這類事件只會愈來愈多,再多的憤怒也於事無補。

大陸始終堅持以和平、心靈契合方式實現統一,因此並不急於解決台灣問題,但目睹馬英九執政八年只想「和而不統」,蔡英文政府兩年來更以漸進式台獨方式全面走獨,大陸不得不出手採取警告式的預防性措施,以遏止台獨走向,也避免兩岸分立固定化。

基此,儘管蔡英文一再表示願意開啟兩岸對話,並透過許信良放話「以憲法處理兩岸關係,就沒有兩個中國及台獨問題」;「台獨支持者想改變現狀,若他們硬幹到底,台灣社會恐怕會發生內部動亂。」這番話令人啼笑皆非,蔡英文若接受「憲法一中」,那又有何理由不接受「一中原則」或「九二共識」?她所聘用的官員難道不是台獨支持者?她不能約束他們嗎?

至於吳敦義5月22日忽然對「統一」表態,被視為是他「就任黨主席後最正確的髮夾彎」。不過,坦白講,不論是為爭取兩岸的發言權,或為在年底選舉爭取藍營選民的支持,吳敦義都不得不洗刷外界對他是獨台、華獨的疑義,也不得不修正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只是已淪為在野黨的國民黨,恐怕要想清楚,繼續拿香跟拜,或打迷糊仗,會有選票、出路嗎?

吳敦義既然知道,憲法增修條文「最終目的是國家統一為原則」,就應該堅守「兩岸同屬一中」,並發揮「聚同化異」精神,鼓勵藍營智庫就如何化解兩岸政治分歧展開研討,並設法凝聚社會共識。這才是國民黨重新再起之鑰,也才是台灣人民之福。

過去半年的民調顯示,認同統一者已過半,對大陸有好感者也快速成長,年輕人更用腳投奔大陸。由此看來,台灣民眾不是不想統一,而是擔心在統一過程中被吃掉,或在統一後不能保有現在的生活方式。與其永遠擔心受怕,還不如放開心胸,坦然接受「兩岸是一國、未來會走向統一」,然後督促兩岸當局,盡速完成復興中華民族的最後一塊拼圖,也確保台灣在統一後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