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文化促統經驗談|李俞柔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兩岸分隔迄今已經逾半世紀,並各自發展出一套不盡相同的社會、政治與經濟的運作模式,但這仍然切不斷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和共享中華文化的事實。

  2013年9月5日,大陸提出《教師法修訂草案》,把原定9月10日的教師節改在9月28日。孔子作為中國平民教育的開山祖師、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徵人物,把孔子誕辰定為教師節,非但對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至為必要,還可以由此收到凝聚兩岸人民情感的效果。

  我個人「國家認同」的轉變經驗,就證明了從文化上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剛進大學時,我與一般學子相同,接受台灣教育體系灌輸的台獨史觀。回顧高中的歷史課本,其編排方式及內容,處處能見到執政者藉由弱化中國意識來強化學子以台灣島作為認同主體的痕跡。舉例言之:把「台灣史」與「中國史」分冊講授,且把部分中國史教材穿插在世界史中,使學生習慣將中國視為「外國」;此外,台灣史首章即大篇幅地追溯台灣原住民的起源,並喜談台灣島的主人是原住民,而非中國來的漢人,欲藉此淡化台灣在歷史上與中國的關係。

  這種扭曲史實的史觀,必與扭曲思維的教育體制結合。台灣學生升高中須經過「基本學力測驗」,升大學又得經過「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兩重測驗中,社會科測驗皆採選擇題,每題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此測驗方式,無非是想扼殺學子對歷史的反思能力,鞏固其對「正確」答案的印象及信念。在此教育氛圍下成長的莘莘學子,自然就產生「認同台灣」及「台灣與中國並無關係」的意識,當然我也不例外!

  還好,我比一般學子幸運。我進大學後,繼續讀中國史與中國經典,讓我跳脫「去中國化」的史觀,重新認識兩岸關係,養成「以中國人的眼光看世界」的態度。此外,我到山東大學交流的經驗,使我比一般台灣人能更公正看待大陸現狀,萌生並鞏固我對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地的認同感。這兩段經歷如下:

  大一下,我與幾位同學組成讀書會,首先讀了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此書從「技術化管理角度」統觀中國史上統一與分裂以及朝代興衰更迭這兩大問題。讀完此書,我明白史家寫史有其立場與觀點,而讀者須反思作者所站的立場與所持的觀點是否合理。秉持此態度,我們繼續讀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此書從清初講到新中國。這一貫穿歷史脈絡的讀史方式,使我深切感覺到:台灣的歷史脈動實與大陸相連結,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這感受衝擊我原有的史觀,促使我重新檢討高中歷史教材所持的立場與觀點,而後才洞悉執政者在教育上動的手腳。

  2011年秋,我帶著隱而未顯的中國情懷到山東大學交流。這一年裡,有兩處特別深刻的體會。其一,我在孔孟之鄉巧遇復聖顏回第七十九代後裔—顏炳罡。顏老師在「論語精讀」課上對《論語》章節的闡發,讓我理解:流傳兩千多年的智慧,絕非只是老朽的道德教條。若能讀懂《論語》,就會發現它不僅能與自己的生活相參照、與自己的生命相呼應;我們還能藉由不斷地與孔子對話而理出為政之道,供現今參政者反思。如此偉大的著作,所傳承的思想,字字句句觸動我的心弦,提升我的眼光,激起我做為中國人的驕傲!

  其次,我在大陸所見所聞,實與台灣媒體對大陸的報導和評價差距十萬八千里!台灣媒體慣以顯微鏡找大陸的缺點,再以放大鏡報導這些負面新聞,欲以偏概全地形塑台灣人對大陸的整體印象。幸虧我中毒未深,看見許多上不了台灣媒體的溫馨事蹟;也藉由與大陸同學切磋的機會,建立起深厚的跨海情誼。除讀書、交友外,我還特別愛去窮鄉僻壤看大陸百姓的真實生活。總結這一年的生活體驗,我所結識的大陸朋友,無一不讓我覺得我們是同胞手足;我所走過的大城小邑,無處不使我覺得這是我的國家國土。

  回顧我認同轉變經歷:讀中國史,讓我在知識上對兩岸關係有較全面的再認識;讀中國經典,引發我身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且讓我對兩岸同根同源、血肉相連的事實有更深的體認。這兩段學習經驗,在理性認識上改變我原本狹隘的認同觀念;而交流經驗,則在感性認識上導正並鞏固我的國家認同。這三段珍貴的親身體驗,把我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從消極獨台轉為積極促統。

  這樣的認同轉變,正是文化力量所發揮的神奇效果,既非單純的兩岸交流所能獲致,更非政治力量或經濟利益所能造成。近期,習近平在山東曲阜拿起《孔子家語通解》和《論語詮解》,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這也表示中共對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已有新的理解。這些作為,無疑能加強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而使台灣不朝離心離德的方向繼續發展,如此才可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2013年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