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印太聯盟vs.中日印俄聯盟|邱智淵 在 Facebook 上分享!

 

開春以來,美國為圍堵中國崛起提出「印太戰略聯盟」,而中國則反祭出「中日印俄聯盟」策略。這場中美間新合縱連橫的外交折衝,將影響全球的安定與安全,也左右著雙強爭霸的競合版圖。

 

   對中國而言,美國的「印太戰略」構想,擺明了就是為圍堵中國勢力而來。雖然該構想尚未具體化成真,但面對這幾個月來美國砲火猛烈地貿易戰攻勢,中國大陸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在過去一、兩個月,密集與日本、印度、俄羅斯交往溝通。中俄一向關係不錯,因此,爭取日本與印度就成了中國大陸的重點工作。

 

中日排除宿仇改善關係

 

在中日關係上,經由中日兩國的共同努力,攸關區域安全與經貿合作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隔三年後在日本再次召開。

不可諱言,美國總統川普對亞洲的態度,是促使中日領導人再次坐下來磋商的主要原因。川普跳脫政治圈的處世原則,以生意人的談判姿態處理政治議題,引起中日兩國困惑不解,覺得有必要對於自己身處的東北亞議題表達共同態度,這也是兩國願意暫時排除雙方政治與歷史上的宿仇,再度合作的首要原因。

其次,過去的一年,中日兩國雖各自盡力努力與川普保持友好關係,但川普仍在美中、美日貿易議題上毫不手軟。尤其,安倍一向對川普言聽計從,認為自己與川普是同隊的,想不到在使出渾身解數後,川普不僅未告知安倍他的北韓策略,更在對日貿易上批評日本的貿易逆差太大,要求日本立即改善。安倍為了擺脫美國制裁的壓力,千里迢迢飛往美國企求取得川普的善意,但碰了一鼻子灰,一事無成。加上,日本國內對於安倍醜聞的政治壓力日益提升,逼得安倍想到了也一樣受困的鄰國─中國及韓國,希望藉由中日韓共同的力量,來對付川普的貿易壓力。

同樣的,中國大陸受制於美國一波波的經濟制裁,感受無比的壓迫。日前美國經貿代表團前往北京磋商中美經貿議題時,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強硬姿態,而且,美國挑明了要打掉中國的「2025中國製造」計畫,特別讓中國大陸受不了。

可以說,美國對中日兩國在經貿議題的錙銖必較,是中日兩國軟化了在政治與釣魚台群島主權議題上的爭議,開始一起抵抗美國的另一主要原因。

在軍事上,中日兩國為了避免東海海空域偶發性衝突的發生,十幾年前便有意簽訂海空聯絡機制,但受制於釣魚台主權爭議而擱置了十多年,現在雙方簽約確認了具有軍事互信機制性質的「海空聯絡機制」,可望有效降低東海的緊張情勢。

 

印度急於與中國改善關係

 

習近平為了破解印太戰略的圍堵圈,在4月27日,兩韓峰會舉行的同日,與印度總理莫迪,在武漢舉行了「非正式國是訪問」會晤。

去年中印兩國才因洞朗的邊界問題,一度準備開火對抗,為何突然180度轉變?這與近來中國受到美國越來越明顯的壓制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印度的不結盟、不靠邊,希望維持獨立自主的外交傳統哲學有關。

美國為了圍堵中國大陸走出歐亞大陸,乃借用日本提出的「印太安全」概念,拉攏印度,企圖圍堵中國。印太戰略如果成真,中美的對抗會更激烈,印度就越容易被捲入霸權爭霸戰中;尤其,美國嘴稱印太,不僅沒有任何實際動作,反而還到處點火發動貿易戰,讓印度經濟也受到危害。尤其,中印兩國有綿延萬里的邊境接壤,雙方一旦爆發衝突,美國真的會出手幫助印度嗎?

從印度方面來看,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中國又是個這麼大的經濟體,加上明年印度將舉行國會大選,這牽涉莫迪政權的保衛戰,努力與中國恢復友好關係,就成了莫迪的要務。

從中國大陸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一帶一路」大戰略,這一兩年的發展由於計畫格局龐大,牽涉利益太多,而東亞、南亞當前局勢又不穩定,因此要維持「一帶一路」戰略的順暢,必須搞好中印關係,尤其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國,又居「一帶一路」的地緣戰略位置,搞好關係至關重要。

 

合作比衝突吸引人

 

面對朝鮮半島局勢的丕變,以及美國快如龍捲風的經貿制裁壓力,為了解除國家之危,強力對抗上千年的中日兩國,可以捐棄成見結合在一起,甚至走上「軍事互信」這條路。而習莫高峰會也明示世人,只要有共同利益存在,兩國合作遠比衝突來得吸引人。

但台灣呢?當各國競逐合作,維護共同利益之際,台灣當局只知道固守僵化的原則與教條,恐怕只會讓台灣更被邊緣化,甚至隱形化吧。

 

(作者係政治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