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執政兩年,台灣內外矛盾激化|朱駿 在 Facebook 上分享!

 

由於大環境變動快速,使得台灣內外矛盾相互激盪的幅度更大,速度更快,蔡英文感嘆10年後的總統更不好當,似乎已經告白自身已感受到沉重的壓力。但她未想到的是,台灣人民受了兩年的折磨,何其無辜。

 

   自蔡英文上台兩年,台灣內外矛盾多發已是事實,根據近一年多每月的民調,台灣至少有穩定的四成選民不願支持藍綠兩黨,2018年地方選舉在如此的背景下進行,可能會發展出新的政治元素,引爆各方面更多的衝突,這可從幾個面向觀察得知。

 

兩岸關係持續惡化

 

就職兩周年前,又到了蔡英文密集接受媒體專訪宣揚政績的時候了,兩岸關係是必問題。早在2016年10月蔡英文就多次公開希望兩岸坐下來談,5月7日播出的台視專訪時她又表示,「若兩岸不接觸、不坐下來談,…,是很危險的事情。」希望兩岸如同兩韓一樣地,在「承認對方跟我是對等的」前提之下坐下來談談。然而,要求「承認對方跟我是對等的」和「不設政治前提」的要求本身是矛盾的。

兩岸關係明明不可類比各自分別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兩韓,或當年的兩德,有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頭銜的蔡英文應該學過理則學,不可能不知此理。明知故犯,證明是一種以惡意消遣為形式的挑釁。5月14日,蔡接受飛碟電台專訪重申前意,並再度否定「九二共識」的存在,而且表明「事涉主權問題,不能輕易讓步」,意思很清楚了。

蔡英文上台後,不遺餘力地想拉攏美日以對抗大陸,自4月中美國商務部宣布制裁中興通訊之後,似乎喜從天降,機不可失,竟然不顧台商的死活跟進落井下石,將台灣廠家對中興的出貨改為許可制,令人訝異。中興董事長承認美國公司不供應IC後,中興已立即陷入休克狀態,蔡英文對一個休克的公司下重手,有實質意義嗎?唯一體現的,只能是自己心中的重大惡意。

台灣文化部5月4日發文,以後要審查在台出版的大陸著作,試圖限制兩岸出版業交流。明明違憲的行政命令,連文化部長鄭麗君都在5月13日都承認「確實有欠周全」,能讓人不感受到逼人的惡意嗎?

兩年以來類似的種種舉動,是不是挑釁?共軍出動蘇35最新戰機提升繞台強度,大陸不再大量訂購南部果農的鳳梨,引發滯銷,這些難道是不能預期的意外嗎?

兩岸關係是制約台灣發展最深沉的政治矛盾,中美經貿戰給了台灣獨派鑽縫的機會,惡意只會增強,矛盾只會更深,能不加速對決的到來嗎?但時間稍長,極可能會曝露台獨份子敢說不敢做、說得到做不到、越做越錯、欺騙群眾的假面具。

 

內部社會矛盾已難收拾

 

姑且不論反年改的訴求如何,但這個運動已在台灣掀起「反蔡浪潮」,而且火種始終在那兒,不是蔡政府撲滅得了的,台灣軍政府的成立更有推波助瀾之勢。

所謂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1945年8月15日起至1992年11月6日止劃線,擺明了放過日本帝國殖民時期對台灣人民的殘暴惡行,卻對保台護民、引領台灣走向台灣奇蹟的兩位蔣總統,進行無情無義無理的鬥爭。「吃果子,拜樹頭」,不論從什麼角度說,促轉條例在正義的標準上都站不住腳,都違背正義與法治。往後發展下去,必然會激起更多人的不平與更大的社會矛盾。

近來最具爆炸性、令民進黨難堪已甚的,大概就屬杯葛管中閔出任台大校長的「拔管」事件。民進黨籍的前副總統呂秀蓮和前行政院長張善政5月13日共同發布聲明,建議教育部依法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呂秀蓮明白表示,教育部只有聘任而無核准之權,法治是民主的根基,「不挺管,只挺法治!」

從司法改革、縱容阿扁、拔管事件諸多事項,關係到政府究竟願不願意「依法行政」的問題,而願不願依法行政是政府願不願維護且遵守民主。總之,這些都會是開放性傷口,不易癒合。

在勞工、同婚、煤電、核能…等諸多議題上,蔡政府皆一再食言,後續都還會爆發激烈衝突,民進黨都處在被動的位置,會怎麼樣,連自己也說不準。

 

綠營內部權力結構不穩定

 

自從賴清德2017年9月初接任閣揆以來,各家綠營組織每月所做民調皆顯示,其支持度與滿意度都遠遠高過蔡英文。這直接反映的潛在事實是,現在蔡與賴兩人的公職位置極可能與民主的正當性悖離,也就是說,兩者間的權力分配處在不穩定的狀態。兩年不到,蔡英文作為總統的實質正當性已大有問題。

其次,在民進黨究竟提不提自己的台北市長候選人一事上,也可見到蔡的號令已不如往日有權威了。在4月9日播出的年代電視台專訪中,蔡英文還提到,「民進黨如果這一局沒有處理好,我們很可能在台北市就分裂了」,為了不讓國民黨勝選,似乎繼續支持柯的機率偏大。此外,蔡英文挑明了對柯的兩岸看法有意見,直言「或許柯P自己要想一想,如果他認為民進黨的支持對他的選戰很重要,那就該想想用什麼方式有更平衡的看法,讓民進黨支持者可以接受、跟他一起打這場戰選。」這等於表明,已開條件給柯,還在等柯的回覆。

不料,姚文智竟能煽起民進黨內基層提名自己人的呼聲,形成對蔡的壓力。柯文哲見大勢不妙,在民進黨籍副市長陳景峻的不斷提醒下,接受了綠營廣播電台的專訪,於5月9日晚上播出,對2017年的「兩岸一家親」論述「跟大家講說抱歉、歹勢」。至於兩岸像夫妻一樣「床頭吵床尾和」的說法,他直接承認「是脫稿演出,是失言。」而且言明,2020年絕不參選總統,支持蔡英文連任。這恐怕就是「或許柯P自己要想一想」所指之事。豈料,柯的形象瞬間大壞,柯媽媽愛兒心切,想出手相救,對民進黨軟硬兩手,語帶威脅,令柯形象更壞。

民進黨已於5月16日決定自提候選人,與柯撕破臉,柯連任勝算跌到谷底。無論連任與否,柯在2020年或許成事不足,但鐵定是關鍵角色。後續如何?值得觀察。關鍵點恐怕還在蔡英文的實質正當性,會不會低迷不振或更加走低。

 

藍營內部矛盾持續加深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內部的發展也具爆炸性。藍營自2016年大敗之後,內鬥更兇,外鬥更軟;2017年主席選舉,雪上加霜。原本以為吳敦義將大鵬展翅,大龍擺尾。豈料,每在關鍵時刻,國民黨基層勇戰,高層身隱,令基層黨員與支持者大有「無主席」之嘆。網路上黨內不同派的支持者幾乎無日不戰,吳敦義邀宴歷屆主席,唯獨洪秀柱缺席,都可看出藍營內部矛盾依然深固難解,勢必至少再有一次的爆發,才能摸到解決的線索。

如果今年底,長期被打壓的丁守中真能入主台北市,一個擁有新權力的黨內最高公職出現,勢必會強勢選擇自己在黨內的定位,也一定會產生對現有山頭的排擠效應,不衝突是不可能的。如果丁不幸落選,對國民黨可是意外的一記重拳,不可能不激起黨內強烈的檢討之聲。

而侯友宜作為朱立倫的接班人,若入主新北市,對2020黨內提名勢必造成衝擊。還有郝龍斌在旁蓄勢多時,也想至少分杯羹。國民黨內群雄競逐之勢有增無減,激烈內鬥更難避免。

總的來說,台灣目前已經逐漸步入幾乎各方面衝突的引爆期。很多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該來的總是來了才好,能夠引爆,不全然是壞事,或許也能成為幫助摸索,找到解決線頭的好事。

 

(作者係本刊主筆、獨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