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蓬佩奧從中情局長到國務卿之路|趙國材 在 Facebook 上分享!

 

川普稱,蓬佩奧(Mike Pompeo)是在「緊要關頭」擔任國務卿的最佳人選。但輿論皆認為川普之所以選擇蓬佩奧,應該是看重其效忠和執行力。對蓬佩奧而言,最為關鍵的是執行川普的政策、實現其政策目標。

 

   蓬佩奧不是外交界出身,雖然有軍人、中情局背景,但其政治能量、外交網絡有限。事實證明,蓬佩奧上台後,川普的外交政策出現搖擺的跡象。例如, 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先透露出想撤軍的意願,但借口自導自演化武毒氣攻擊事件,聯合英法空襲敘利亞,不惜得罪俄羅斯。

又例如,近日中美貿易摩擦中,美國起初以為自己一出手,中國便會求饒,但事實發展似乎並不如他所願。目前川普似乎走回提勒森在任時的外交政策,集中精力處理伊朗、敘利亞、俄羅斯問題,因為看起來中美關係比美俄關係要樂觀一些。

 

緊要關頭臨危受命

 

蓬佩奧現年54歲,畢業於西點軍校,曾擔任陸軍裝甲兵軍官,後到哈佛大學法學院深造。2010年當選堪薩斯州聯邦眾議員,是一名「茶黨」(Tea Party)國會議員,而「茶黨」一向被視為保守派。在眾議院,他身兼情報委員會及能源和商務委員會成員,被視為共和黨內的強硬派。

2017年,川普上任後,蓬佩奧出任中情局局長。在華府的提名聽證會上,蓬佩奧將中國列為美國的國家安全挑戰之一。

當川普宣布提名蓬佩奧接任國務卿一職時,美國國會廣泛質疑這位「鷹派」人物能否勝任敏感的外交工作;另有民主黨人憂心他的強硬作風會影響談判,還擔心他在關鍵問題上不能對川普說「不」。

在4月26日參議院同意蓬佩奧的任命後,白宮發布了4月稍早,蓬佩奧以中情局長的身分,秘密前往平壤,會見北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兩張照片,要凸顯他有安排川普與金正恩峰會的執行力。川普還稱讚他此行,為美國與北朝鮮建立了良好關係。

2017年,蓬佩奧以中情局局長身分出席論壇,被問到他是否希望北朝鮮改朝換代?他說:「朝鮮人民樂意看見他逝世」,不過,就算北朝鮮改變政權,也不一定對美國有利,後果是未知數,而且這並不是一個「明天就能完成的任務」。蓬氏這番言論被視為美國在朝鮮問題上最強硬的發言。

蓬佩奧在中情局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關注北朝鮮的動向。川普對北朝鮮持續施壓,就是基於中情局獲得的情報顯示「朝鮮將擁有性能可靠的、能夠搭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

平壤行落幕,蓬佩奧表示「金正恩準備好達成非核化」; 但他不肯定金正恩會否放棄核計畫,只說深信美朝有望就核武問題達成協議,相信金正恩正在擬路線圖,有助於達到無核化。

 

美軍不會撤出朝鮮半島

 

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訂的《朝鮮停戰協定》,主要內容是設立軍事分界線,建立非軍事緩衝區,戰爭雙方停止敵對行動,遣返戰俘等。大陸參戰的人民志願軍,在停戰協議簽訂5年後全面撤出朝鮮。中國和北朝鮮一直要求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撤出朝鮮半島,但沒得到回應。目前約有28, 500名美軍在南韓駐紮。

「文金會」上,雙方商討板門店警備兵力解除武裝、以及非軍事緩衝區 (DMZ) 軍事哨站分階段撤離的方案,並宣布爭取年內結束戰爭狀態。不過,南韓表示,即使達成結束韓戰條約,駐韓美國陸海空軍仍會繼續在南韓駐紮。這是因為平壤堅持兩韓統一的重要性,但南韓卻意見分歧,年輕人在成年後多半活在北朝鮮的威脅中,憂心兩韓統一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5月9日,蓬佩奧再度訪問平壤,帶回在押的三名美國公民。蓬佩奧表示,希望「川金會」能為朝鮮半島無核化的談判訂下最終計畫。

 

新時代的中朝關係

 

金正恩在會見文在寅和川普之前,都先去了中國。在第一次為期兩天的訪問中,金正恩表示只要有關方面消除對朝敵視的政策和安全威脅,朝方沒有必要擁核,無核化是可以實現的。金正恩第二次在大連與習近平會面。中方就朝鮮對中朝兩國戰略溝通的重視「予以高度評價」;金正恩則向習近平「通報了近期北朝鮮國內發展和黨的建設情況」。中朝領導人會面後發表聲明,朝鮮無核化的進程會很漫長,並非如川普所提出的「平壤須在6個月到一年內拆除核武器庫」。

從金正恩的行動可知,大陸雖沒有直接參與峰會,但朝鮮仍然需要中國的意見和支持,大陸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發揮了與美國旗鼓相當的重要性。

 

對中國大陸不友善

 

蓬佩奧認為中美較量,必有一戰。他說:「全美國都必須更有效地抗衡中國,不能讓它悄悄地影響世界。」他也曾警告,俄羅斯干預西方國家的情況固然值得關注,但中國的干預也必須留意。蓬佩奧直接認為:「從長遠來看,美國面對的最大安全挑戰來自中國,而並非俄羅斯。」

如果蓬佩奧只會聽命於川普,川普「說什麼就是什麼、做什麼就做什麼」,那就難以「平衡、穩定、制約」川普的不穩定外交思路,也無法像提勒森那樣「填補」川普的不足。吾人希望,蓬佩奧能隨著角色、職責的轉換,在處理中美關係上能有更大的視野和格局,變得更務實、理性地處理對華事務,使中美關係穩健發展。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