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王仲孚為歷史留下見證|李中邦、陳淑英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一般師範生總是給人保守拘謹的感覺,但台灣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院長王仲孚很不一樣。他為了匡正中學歷史教育,挺身建言又著書。他說,歷史教育關係到中華民族命運的大事,豈能掉以輕心?

 

          王仲孚是學術界知名的中國上古史研究學者。1936年出生於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1949年到台灣。他自台中師範畢業後先進入中小學教書,後來保送台灣師範大學史地系,1965年畢業後再於1970年考取師大歷史研究所,從事中國上古史研究與教學。

當時台灣還處於戒嚴時期,很多的考古資料不易取得,再加上民國初年「疑古派」否定古史古書,雙重限制下要研究上古史談何容易。然而王仲孚在恩師朱雲影教授指導下,堅守上古史研究陣地,他以文獻經典為基礎,再以人類學、考古學對比研究「疑古派」觀點,探求上古史真相,著作《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曾於1997年榮獲中山學術著作獎。

此外王仲孚還是位歷史教育家。明知歷史教育在台灣升學主義至上情況下是一門冷門學科,但他深知歷史教育對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堅信「歷史認同」是「民族認同」的精神基礎,先決條件便是保留「歷史記憶」,這也是學校設置歷史課程的主要目標之一。為此,他不遺餘力地作育英才,從小學教到中學、大學及研究生,不以歷史科為「冷門」而減低歷史教學的熱誠。1983年獲聘高中歷史科編審委員,主編《高中歷史教科書》甚受好評;教科書開放出版後,由他主編的《高中歷史》課本最高記錄獲全台高中使用率達60%。

 

聽出李登輝心機

 

自1994年李登輝公開與司馬遼太郎對談,提到「中國」這個詞總是含糊不清時,王仲孚即已警惕到「李登輝是想借談話改造歷史教育,他想以台灣史為中心教育,通過歷史教育去中國化。」

如王仲孚所預料。李登輝果然指定杜正勝推動編寫國中課程《認識台灣》,把台灣史與中國史分割開來,並且從1997年9月開始在國中教授此新課程。王仲孚說明,當時國一講《認識台灣》,分歷史篇、地理篇與社會篇;國二從1998年新學期開始講中國史;國三講世界史。美其名謂「同心圓」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先讀台灣史,後讀中國史,再讀世界史的學習程序,完全不符教育學上的「同心圓理論」。

《認識台灣》〈歷史篇〉不但把台灣史從中國史分離出來,而且「教材內容概念不清,含義模糊。」王仲孚一眼看穿《認識台灣》的爭議,例如把17世紀台灣稱作「國際競逐時期」,什麼叫「國際競逐」根本不知所云;把馬關條約後日本侵占台灣的50年改為「日治時期」,更是失去了歷史教育的立場,曾一再撰文予以駁斥。

《認識台灣》〈社會篇〉也極不專業。例如將台灣住民強分為閩南、客家、外省以及原住民四大族群。王仲孚認為那是出於政治目的,人工製造出來的,並非學術上的「族群」(Ethnic group)。他以客家族群為例,試問:「客家人有1949年來台,也有幾百年前來台,若按台獨人士分法,客家人算「外省族群」還是「客家族群?」

 

獨派掌控抗議無效

 

王仲孚氣憤新課本改變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提出「唯有歷史認同才有國家認同,把台灣史與中國史切開,誤導青少年以為台灣史是我們的歷史,中國史不是我們的歷史,甚至把中國視為外國。」這是何其嚴重的問題!

不光是國中歷史課本改造的不知所云,後來高中歷史課程也令王仲孚擔憂。過去高一全年和高二上學期是本國史共三冊,高二下教外國史,高三選修中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但1999年開放民間編寫教科書,修訂88課綱(係指民國88年)開始,高一本國史減為二冊,台灣史與中國史切開,首次成為獨立單元。

王仲孚看到的不是歷史課教學時數的增減,而是洞悉此變動意將削減中國史的教學內容。「保留歷史記憶要通過一種歷史意識,認同『這是我們的歷史』才能產生『民族認同』或『國家認同』。一旦歷史失憶,歷史認同錯亂,必然會產生對民族或國家的距離感。」王仲孚指出,「好比課文行文時自然要用『台灣光復』,怎麼會用『終戰』?怎麼會捨台灣人尊敬的孔廟不提,而選擇日本人在台留下的神社介紹給學生?」教材選擇的取向,表示了分離的、去中國化的政策。

王仲孚很清楚,任何一種觀念,一種說法,一旦進入教育體系,成氣候之後,就很難改變。自他知道《認識台灣》籌編以來,他即提出抗議,但「那時候教育部由李登輝遙控,裡面有很多獨派人士,我們根本無法制止教育部出版。其實不單是教育部,大學院校裡、行政單位、國科會等幾乎全是獨派掌控。」

「國可亡,史不可亡。」明知中學的歷史教育起了大變動卻無法導正,王仲孚不氣餒,他於1999年出版《認識台灣國中教科書參考檔》,企圖讓歷史教育界及學生知道如何擺脫綠色政治的汙染,該書出版後不久即銷售一空,再於2001年主編出版《為歷史留下見證:《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再次引起巨大迴響。

2000年陳水扁執政後,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推出過渡性質的「高中95暫綱」,台灣史在高中首次獨立成冊,脫離中國史範圍教授,之後杜正勝在教育部長任內遴選課綱委員,將95暫綱修為98課綱並預訂2009年實施。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時任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因國文和歷史兩科有爭議,要再檢討」,宣布暫緩實施。王仲孚痛心地表示,「當初根本就應該廢除98課綱,其總綱內容不僅沒變,而且全體課綱委員都是政黨輪替前的同一批人。」

2011年,國民黨中常會有人建議刪除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皇民化、 台灣意識等不宜內容,將台灣史與中國史合併稱為本國史,可惜最後並沒有落實。95暫綱遂沿用至2012年的101新課綱實施為止;2014年再進行微調,也就是103微調課綱。

 

歷史教學須有國家立場

 

翻看現在中學歷史教科書,很多用字從「我國」改為「中國」、秦王政「統一天下」改成「兼併六國」、「武昌起義」改成「武昌起事」、台灣「光復」改為「戰後」、「中法」戰爭改為「清法」戰爭…,這些改變,失去了國家的立場,王仲孚不以為然。

他知道有些後輩支持他,只是不敢站出來抗拒。「主張台獨的人出路很多,他們會互相拉拔。而研究生如有統派意識,論文口試就很難通過、會受到刁難,畢業後找工作也很難,給你戴上統派的帽子,一定會四處碰壁,找不到教職。這是很現實的,不能怪研究生,整個氣氛是這樣,他們不得不見風轉舵。」王仲孚指指自己說,「我也是升了教授之後才跳出來的,否則一定會被打壓,無法升教授。」

「歷史教科書本來就應該有國家立場,各國皆然。」王仲孚認為一個理想的歷史教學必須有國家民族的立場,課綱的目標不可背離憲法精神。「若依最近十多年來中學歷史課程發生的重大偏差來看,只會害台灣更走不出去。」他認為讓大家重新正確認識歷史的方法很多,比如在電子媒體開節目,以國中或高中、大學生為對象,舉行歷史知識比賽,從故事傳達歷史知識,一點一滴改變觀念;或者出版深入淺出的單本小冊子,介紹歷史人物或民族英雄,讓學生保留民族歷史記憶…。王仲孚有很多專業方法可以讓學生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策略,但是「現在管理台灣的人不認同中國,這些方法恐怕只能激起一點浪花,但我們還是應努力恢復正常的歷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