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目錄

中國有定力不吃美國這一套|汪榮祖 在 Facebook 上分享!

 

今年3月,楊潔篪在中美阿拉斯加2+2會談上,對布林肯與蘇利文説了一句:「中國不吃這一套」,成為流傳的金句。筆者以爲,這句話不僅僅是回嗆美國人的蠻橫與無禮,不接受美國以實力地位跟中國説話,而且很可説明,北京與華府關係惡化的癥結所在。

 

唯有中國敢不吃美國一套

美國於二戰結束後,憑其實力,布局戰後世界,幾乎沒有國家可以不吃它的一套,它的一套就是不能冒犯任何美國的利益,也就是川普即興說出的「美國第一」。

蘇聯不吃美國這一套,美國發動冷戰,並改變懲罰日本的初衷,反而輔助日本復興,蘇聯在冷戰多年之後也終於解體。但當日本經濟快速成長,有日本第一的聲勢之際,即加以遏制與打壓,日本事實上仍在美軍占領之下,毫無說「不」的餘地,不得不吃美國這一套,導致日本20年的經濟發展停滯。歐洲列國名為盟邦,其實都是不得不吃美國這一套的小弟。伊拉克與利比亞不吃美國這一套,就有滅國之禍,北韓與伊朗不吃美國這一套,即遭嚴厲的經濟制裁。在美國執政者的心眼裡,哪有不吃美國這一套之理?

楊潔篪說,20年前,中國就不吃美國這一套;其實,70年前中國就不吃美國這一套了。應記得,當年意氣風發的麥帥率領聯軍直驅鴨綠江,並揚言中共的農民軍如果干預,將是一場大屠殺;結果中國不吃這一套,把美軍打回38度線。美國因而封鎖中國大陸20年,但並沒有達到搞垮中共的預期,最後解鈴的還是繫鈴人。當年的「農民軍」 只有落後的裝備,既無空軍,更無海軍,尚不吃美國這一套,如今北京三軍齊全,還會吃這一套嗎?

川普「甩鍋」中國輸掉連任

然而,華府積習難改而又健忘,政治素人川普當上總統更是信心滿滿,喊出「美國第一」,認為北京必會吃他的一套。他帶著美女老婆,風光訪華,又在佛州豪華別墅盛情招待習近平夫婦,命孫女唱「茉莉花」以示好,顯然認為北京會接受美國的要求,而享中美之間的友誼。什麼要求呢?第一、大幅減少貿易赤字;第二、中國不可搞高科技,只能發展中低製造;第三、承認南海仲裁案,第四、放棄對台動武。習近平能吃這一套嗎?

川普的天真使他自己惱羞成怒,於是發動貿易戰、打擊中國高科技,華為公司首當其衝,公然綁架其執行長孟晚舟女士、以「自由航行」為名,闖進南海、玩台灣牌,打擦邊球。但出乎華府意料之外的是:貿易戰損人不利己,高關稅多由美國消費者買單,連其財政部長葉倫(Janet Louise Yellen)也不諱言。打壓高科技,結果眼看中國登陸「月球的背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登上火星、完成北斗導航系統。美艦在南海自由航行,騷擾有餘,撼動不了島礁的穩固,又給了中國軍艦臨近阿拉斯加海岸巡航的理由。玩台灣牌,也只能製造危機,始終跨不過「一中」的紅線。

今年是聯合國1971年通過2758號決議屆滿50周年,這個決議確定了中國的代表權問題,中國在聯合國的席次由北京代表,不再由台北代表。這就是「一中原則」無法動搖的基礎,現在美國媒體常說「中共沒有一日統治過台灣」,這又如何?台灣為中國所有,曾經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一直統治著台灣,自代表權易手後,台灣的主權自然由其代表者所有,並無兩個中國的餘地。跳不出「一中」的紅線,有點像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掌心,奈何?

川普初見武漢爆發新冠疫情,有點喜形於色,言語之間有點像貓哭老鼠,以為中國將因疫情而倒大楣,孰知這把大火燒到美營,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川普尷尬之餘,猛打中國、「甩鍋」中國,最後輸掉連任。反彈如此之重,他應羞愧!他自難言!

拜登內外交困、信譽受損

很多人以為拜登當上美國總統,會改弦易轍,又寄望他豐富的外交經驗,有所作為,但都忽略了有經驗不一定有能力。翻閱美國歷史,第一流人才多在企業界、學界,政界以庸才居多,能帶領風潮的大有為總統,寥寥可數,國會裡面幾無傑士。

拜登總統老態龍鍾,一臉苦相,早知他難有作為。果然不僅不能領導民意,反而被民意牽著鼻子走,他只能在被川普煽動的反中、仇中民意上,更變本加厲,以為拉攏盟邦可以做到川普之力所未及,渾然忘了老美的國力已今非昔比,而盟邦更各有其國家利益的考慮,拜登雖一呼可以百應,卻全不給力。

更未料到的是,阿富汗撤退的荒腔走板,徹底暴露了拜登的無能。我懷疑美國原是想放棄阿富汗,用爛攤子來威脅中國,讓穆斯林恐怖分子去擾亂新疆,孰知「塔利班」的發言人穆賈希德(Zabiullah Mujahid),不斷向北京遞送橄欖枝,視中國為最重要、最特殊的夥伴,冀望北京提供資源重建阿富汗,更想搭上歐亞班列,為此保證會驅除「東伊運」恐怖分子出境。若然,美國豈非又事與願違?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艾達風災造成洪水泛濫,災民苦不堪言,在CNN頻道上看到拜登被災民痛罵的情景,真是情何以堪?

拜登內外交困,國外阿富汗潰敗,信譽硬傷,國內通膨壓力日增,仍不敢降低關稅,顯然是騎虎難下,唯有反中、仇中到底。於是出現毫無理性的情緒反應。於「涉疆」、「涉藏」、「涉港」、「涉台」諸問題上,倒果為因,凡事採「雙標」,極盡渲染詆毀之能事,視干涉中國內政為道德高度,俄羅斯干涉美國選舉則為罪大惡極。

美國可以追殺恐怖分子,趕盡殺絕,嚴刑逼供,慘絕人寰,而不許新疆用職教的方式,來處理恐怖事件,豈非有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新疆維吾爾族的人口日增、日趨富裕,卻悍然指責新疆「種族滅絕」,居然三人言成虎,從國務卿到媒體人,都「狂」言不慚,殊不知「種族滅絕」,乃西方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產物,在澳洲、在非洲血跡斑斑,在北美印第安土著慘遭清洗,尤其觸目驚心,人口從幾千萬到如今的幾十萬,華府對印第安人採取「追殺」(search and destroy)政策,白紙黑字,載諸史冊,不容抵賴。

美對華政策將重蹈覆轍?

日本走西方帝國主義之路,殘殺台灣士族及原住民,南京屠城,罄竹難書。日本戰敗投降,仍不悔悟所造之禍,更不認侵略之罪,固然可恥,更難以置信的是:竟有被殖民者如台灣,無知地哈日,鸚鵡學舌不已。

美國及其盟友經常把人權當作攻擊中國的「提款機」,顯得十分蠻橫無理。更可悲的是,以民主、自由、多元為傲的美國,幾乎成為仇中的一言堂,連《紐約時報》著名記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檢討美國的中國政策時,也說:「與中國打交道時,說話一定要溫柔,但手裡始終要有大額關稅,加上航空母艦」。令人驚訝地在呼應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著名的帝國主義金句:「溫言在口,大棒在手」(speak softly but carry a big stick)

拜登在「極右派」輿論的籠罩下,明知中國不吃這一套,但身不由己。美國今日懊悔阿富汗20年的潰敗,如果對華政策一路走到黑,20年後能不重蹈覆轍?大唐詩人杜牧不云乎:「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馬凱碩有膽識、有見解

世界上畢竟還有明理公正之士,新加坡的印度裔學者外交家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就有膽識向西方世界直言:美國無法阻擋中國崛起,想要遏制,必然徒勞無功。他在〈美國應該對中國謙虛一點〉(The U.S. Must Approach China with Humility)文章中說:中國已存在5,000年,而美國只有250年,年輕的美利堅與有智慧的文明古國打交道會有困難,並不令人奇怪,美國對付中國有麻煩也完全可以理解,但美國不能看不到較為長遠的人類歷史。

他引用英國史學家馬迪生(Angus Maddison)的話說:如果你看2,000年的歷史,世界兩大經濟體一直是中國與印度,西方崛起只不過是近200年的事,就是19世紀的歐洲和20世紀的北美。過去的200年是世界史一時的偏離常規,所有的偏離都會回到正軌。人類歷史的進程不可能被遏制,今日中國與明日印度的回歸,也是很自然的發展。固然,美國自1919年取代英國,成為世界老大,已長達百年之久,積習難改,感覺世界第一的皇冠應該永遠屬於自己。

他遺憾華府缺乏對華完整的長期戰略,而應對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尤其需要。他說此一見解來自季辛吉博士。他又說中國並沒有威脅到美國,絕無可能以軍事攻打美國,也沒把軍隊派到美國的邊境,也無戰艦、飛機經常臨近美國偵察。更重要的是:美國應知中國更不會威脅美國的富裕,因為中國經濟的成長是美國中產階級富足的主要發動機,如果中國摧毀美國中產階級的富裕,豈非自毀經濟成長的主要發動機?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絕不愚蠢。

他說應該理解到:美國的富裕是給世界的禮物,也是給中國的禮物。在這個新興的世界上,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建立了以聯合國系統為基礎的世界秩序,而他曾擔任新加坡駐聯合國代表10年,深知中國不僅要保存此一秩序,而且還要維護它;美國反中,而中國反而在擁抱美國所建立的世界秩序。

馬凱碩的文章登在《新聞週刊》(The Newsweek),因讀者主要是美國人,故不免有委婉勸導之意。他不好意思說:美國常搞「單邊主義」,破壞世界秩序的往往是美國自己。美國向全世界說「美國優先」,霸權心態難以更改,往往倒果為因,如倒「戰狼」之果為「惡狼」犯華之因。美國想要領導世界,解決問題,自己卻經常是問題的製造者。

馬凱碩辯才無礙,能在西方主流媒體發言,但他的言論畢竟不屬政治正確,所以《新聞週刊》特別注明,馬文不代表本刊言論云云,執政者更聽不進去。

中美在比底氣與定力

中美關係緊張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忌憚中國的快速崛起,不惜全方位打壓,卻將交惡的責任推給中國的不吃它那一套。但形勢比人強,川普單幹,撼動不了中國;拜登聯合盟友圍堵中國,又不給力。

阿富汗潰敗後,國際信譽大傷,恐怖主義的美國噩夢又起;國內通膨的壓力迫在眉睫,才又發現中美是舉世最重要的關係,於是不斷主動要求通話與訪華,以免起衝突,就在910日,9.11屆滿20周年的前一天,拜登再也忍不住跟習近平通了電話。誰有底氣?誰有定力?不言而喻。至於華府是否真能改弦更張,還是已經撲不滅川普點燃的熊熊大火?尚有待觀察。

 

(作者係退休歷史教授)